?带发动机的电车逼死油车

zzcr91186

时间 2024年5月17日 预览 9

转载:https://new.qq.com/rain/a/20240517A02AIW00

2024-05-17 10:17·汽车商业评论杂志·发布于北京

撰文 / 牛跟尚
编辑 / 黄大路
设计 / 师 超
在买油车还是电车的纠结中,武汉市民王咏选择买一台启辰大V DD-i超混动车型:“有60公里的纯电续航跑通勤够用了,大不了把它当油车开。”
如今,这种可电可油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包含增程式电动汽车REEV)受人追捧。
正是看到新型PHEV越来越受年轻族喜欢的趋势,4月23日上市的问界新M5系列搭载1.5T全铝四缸增程器,满油满电CLTC工况下增程版车型综合续航最高提升至1440公里,纯电续航提升至255公里,宣传上说可满足一周日常通勤。
这款将客户定义为“四力青年”(有魅力、有魄力、有活力、有魔力)的“高颜都市性能SUV”首次推出RS版本,形象更年轻,体验更极致。
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表示:“问界新M5拥有更年轻的外观设计,是更适合年轻群体的第一台智能SUV,既是年轻人的第一台,也是年轻家庭的第一台。”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联分会5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纯电动批发销量46.2万辆,同比增长5.7%,环比下降8.8%;4月“真插混”总体销量25.5万辆,同比增长103%,环比增长10%;4月增程式批发6.9万辆,同比增长64%,环比下降10%。
简单相加,真插混与增程式的占比达41%,高于2023年同期的28%和2023年的31%,其风头也盖过渐显颓势的纯电动。
如果加上商用车,全行业前4个月的销量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111.5万辆,同比增长84.5%,而纯电动汽车182.4万辆,同比增长仅为12.8%。再看出口数量,前者8.3万辆,同比增长2.3倍;后者33.7万辆,同比增长4.5%。
照此势头发展,包含增程式在内的插电式混动汽车在总量上超越纯电动汽车是大概率事件。
虽然时光已是夏至,但让行业瑟瑟发抖的不是彻底没有发动机、变速箱的纯电动汽车,而是已有138年辉煌与包袱的纯内燃机汽车。
传统燃油乘用车在4月国内销量为87.8万辆,同比2023年4月减少10.7万辆,同比下降10.8%。比此更可怕的是,相比最近的2024年3月,环比下降20%,一个月差不多少卖20万辆。
襄阳4S店一位下乡巡展的销售顾问张军说,谁现在还在卖燃油车,就像王小二过年,不是一年不如一年,而是一月不如一月。
据乘联分会5月10日公布的数据,4月,主流合资车企销量全面下滑,它们电动化渗透率仅有7.5%,远远落后行业平均水平36.2个百分点。其中,销量仅次于比亚迪一汽-大众销量11.9万辆,同比下滑15.6%。
为此,一汽-大众在5月11日发起“突围行动”。这家销量主要靠燃油车而正在积极电动化转型的领军企业,当天吹起绝地反攻冲锋号:“一汽大众正处于最后的也是唯一的转型窗口期,除了背水一战,我们无路可走,唯有万众一心,向死而生。”
“传统乘用车市场持续6%左右幅度下滑。” 行业分析师崔东树4月24日在北京车展前夕举行的2024中国(北京)智能与新能源汽车峰会透露,从2018年开始到2024年4月,燃油乘用车市场年同比下降幅度为6%、10%、7%、4%、6%、0%、5%。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燃油车市场的高峰在2017年,为2365万辆;而到2023年,仅为1666万辆,预计2024年将下滑到1588万辆。
有发动机的电车现在飘香
5月8日,广汽集团公布的2024年4月销量数据显示,当月集团销量为13.33万辆,同比减少24.78%;1-4月累计销售54.3万辆,同比减少24.28%。
2023年还意气风发的广汽集团,滑倒在此前肥沃的靠燃油车及油电混动的广汽“两田”上,同比超两位数下滑,其中广汽本田同比减少19%、广汽丰田同比减少29.85%。
令人玩味的是,只做纯电不沾发动机的广汽埃安累计销售91121辆,同比减少23%。而做油车又做带上发动机玩电车的广汽传祺是广汽集团旗下唯一销量增长的品牌,4月销量为3.77万辆,同比增长近30%,前4个月销量12.32万辆,反超其小弟埃安,同比增长9%。
很显然,所有合资品牌在汽车四化浪潮中都遭遇到严峻挑战,此前单纯靠纯电动驱动的新能源汽车包括埃安、特斯拉、易捷特、蔚来小鹏等都承受纯电动汽车增长放缓的压力。
中国车市正上演大变天。行业数据显示,4月,德、日、美、韩、法等合资和外资品牌的市场份额已下滑到36.5%,1-4月,这个比例为39.3%。如果剔除纯电动的独资特斯拉中国,这个数据会更低更难看。
两年前停止纯燃油车生产而
Copyright2023小老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