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中俄博览会在哈尔滨举行 深哈合作展示“特区范儿” 累计实施项目148个,完成投资逾418亿元

zzcr74bce

时间 2024年5月17日 预览 20

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69773447855129127/

2024-05-17 09:25·深圳新闻网

深圳新闻网2024年5月17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雅丽)第八届中国—俄罗斯博览会(以下简称“中俄博览会”)5月16日至21日在哈尔滨举行。本届博览会以“合作、互信、机遇”为主题,汇聚44个国家和地区、国内21个省区市的1400余家企业,共同开拓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的新机遇。

深圳企业携带的创新技术和产品、深圳与哈尔滨对口合作等项目悉数亮相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展示深圳经济特区风采。本届中俄博览会,深圳企业带来哪些新技术?新产品?深哈合作有哪些新进展、新趋势?记者带你一探究竟。

深圳元素闪耀中俄博览会

本次中俄博览会上,深圳展团近30家企业参展,展馆面积138平方米,涵盖新能源汽车、汽车电子、智慧显示、智能穿戴、工业设备等大量设计新颖、实用性强的产品,体现了科技与生活的紧密结合。在众多参展企业中,深圳企业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充分展示了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以及浓厚的创新氛围。

“希望以深圳技术撬动东北新能源市场。”慧驰科技负责人廖先生满怀期望来到本届博览会。“在此次展会上,我们重点展出了矩阵式全柔液冷充电堆,这一产品不仅采用了先进的液冷散热技术,而且通过矩阵全柔性分配和全站功率共享等设计,满足了高效充电的需求。”他说,“我们期望将深圳的创新力量与哈尔滨的市场力量相结合,共同为建设绿色、智能的交通生态系统提供坚实的基础设施支撑。”

针对海外市场的差异化需求,深圳企业在产品研发上做足功课。

“我们这次带来的智能装备,如激光打标机和工业焊接机,都是针对轻工业加工需求而设计的。”大族激光负责人杨先生说,“这些设备不仅精度高,而且操作简便,能够适应简易型加工场景。期待借助博览会这一平台,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促进贸易交流。”

“在筹备参展此次博览会的过程中,我们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服务。借助深圳与哈尔滨对口合作的契机,确保深圳企业能够顺利参展,并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一平台展示自身优势。”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这次博览会,深圳企业不仅能够寻找到新的商机,还能与国际新兴市场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深哈产业园树立对口合作典范

“深圳经验”如何转化为“冰城实践”?在中俄博览会中的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区(简称深哈产业园)展示板块,可以寻找到答案。现场资料显示,2019年5月,哈尔滨市政府与深圳市政府合作共建深哈产业园,深哈合作以此为契机,在创新区域合作模式上进一步深化。

经过4年多的发展,深哈产业园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在产业招商、政策创新、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为哈尔滨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能。

作为深哈合作的重要载体,深哈产业园以“能复制皆复制、宜创新即创新”“带土移植”等理念和做法,探索深圳“飞地”经济模式,以深哈产业园为改革“试验田”,助推哈尔滨振兴发展。截至目前,共完成30项政策复制,有力推动了哈尔滨改革创新与发展活力。同时,引入深圳创新投、高新投在园区注册设立10亿元和1亿元产业基金,为培育哈尔滨战略性新兴产业奠定坚实基础。当下,深哈产业园已建立起多方共建、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开放合作的发展格局。

借助深哈合作国家战略机遇,深哈产业园构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智能制造及现代服务业为主的“3+1”现代产业体系,培育一批未来引领型企业,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地。

截至目前,园区累计注册企业653家,注册资本金238.51亿元,累计入驻项目75个,包括北京奇安信、思灵机器人、善行医疗、惠达科技、哈工大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头部企业。2023年新增24个项目,引进奥瑞德光电、科达视讯、北科生物等上市、头部企业,数字经济、生物经济产业集聚度达80%。土地招商新增投资总额4.7亿元。其中,松菱科技RFID电子标签项目土地摘牌、哈工大卫星总部基地实现开工建设。2023年园区预计实现产值42亿元,同比增长33%,利润总额1.48亿元。

深哈产业园负责人何先生向记者介绍,自两市合作共建深哈产业园工作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对口合作典型经验向全国推广以来,园区已成为深哈对口合作成果的重要展示窗口,2023年园区共接待国内外省市来访千余人次。

深哈合作共绘区域协调发展蓝图

2017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部分省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正式拉开了深哈对口合作的序幕。按照“政府搭台、社会参与,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市场运作、法治保障”的原则,两市充分发挥优势与积极性,激发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共谋发展。

如今,两市紧密围绕服务国家战略、产业发展、人才交流、项目合作等关键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记者梳理发现,去年,两市高层共开展14次互访交流活动,两地人才干部培训调研100人次。合作以来,两市累计实施合作项目148个,完成投资418.4亿元。

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这背后离不开两市的提前谋划、及早部署。《深圳市与哈尔滨市对口合作2023年工作计划》明确围绕强化统筹协调、加强互学互鉴、夯实重点领域合作、做优做强深哈产业园、搭建合作平台等五大方面,提出22项合作重点任务,两地相关部门、区县和市场主体得以进一步精准对接、务实合作。

服务更加高效,营商环境更加优化。哈尔滨市新区建立重点产业人才认定分类机制,为人才提供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优质高效服务;哈尔滨市营商环境局实现与深圳“跨省通办”业务,在哈尔滨就能完成办理深圳市42个部门2713个事项,包括社保、医保、民政等方面服务民生事项,帮助在哈尔滨落户(居住)的深圳企业(群众)解决难题。

产业协作稳步推进。2023年以来,两市推进续建项目40个,完成投资9.7亿元,包括哈尔滨新区万科中俄产业园等;推进新建项目4个,计划总投资18.6亿元,完成投资1.7亿元,包括脉图代谢组学数字生命研发创新中心、哈尔滨创意设计中心、国基农副产品冷链仓储物流项目、宾县长青扩建燃气锅炉建设项目;推进竣工投产项目3个,包括瑞恒红土基金项目、高热通量石墨烯基散热材料产业化项目、蓝昱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新签约深哈对口合作项目27个,计划总投资186.7亿元,包括黑龙江大型无人直升机研发生产及民用项目、黑龙江大健康总部基地项目等。

开放合作成效初显。两市支持黑龙江和深圳企业合作开展跨境供应链出口业务,助力深圳企业借助俄速通海外仓和线上中国品牌集成店铺等海外渠道拓展俄罗斯市场;同时,合力支持深圳企业在俄欧等国家或地区建设运营跨境电商公共海外仓,目前深圳企业在俄建设运营海外仓面积近5万平方米。

“如今,深哈两市还在科技金融、教育、文化旅游、国企合作等多领域进行全面深化合作。”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两市将继续凝聚合力发展,全力将深哈合作打造成为对口合作全国样板。来源:深圳特区报

Copyright2023小老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