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宛男:A股亟需恢复投资者信心

zzf27bf

时间 2024年6月15日 预览 12

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80594273122665010/

2024-06-15 13:15·金融投资报


本文共1500字

阅读完约3分钟


■ 贺宛男


笔者近期外出旅游两周,回来一看,上证指数又从3170点跌至3030点,两周跌去了近5%。尤其是小盘股和微盘股跌幅更深,400只市值20亿元以下的微盘股,居然有超300只跌幅在10%以上。

有人用“惨烈”来形容这波杀跌;有人认为,问题股加快出清亟需补齐赔偿机制的短板,不能让中小投资者买单;更有知名学者呼吁,当前股市需要休养生息,恢复投资者信心。

对此,管理层紧急回应称,今年以来,沪深两市新增ST或*ST公司99家,与前两年相比变化不大。并且表示,截至目前,已有33家公司触及退市标准,而去年全年退市47家,预计短期内退市公司不会明显增加。

但监管层发声后,A股依然不见起色。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笔者想用三个“2”来回答这个问题。

第一个“2”:上一任证监会主席在任期间(共1730天,约四年半),有人统计,共计发行新股1839家,募资2.18万亿元。

第二个“2”:今年以来,沪深两市IPO排队企业终止审核或撤回申请的共170家,计划募资2309亿元。其中,6月份终止了34家,按照1—5月份平均每月27家的数据计算,6月份不足半个月已经终止了34家,可见终止的速度和频率正在加快。

第三个“2”:今年以来(截至已公布发行价,并将于下周一发行的两只新股),两市共发行新股32家,募资234.31亿元,为原计划募资规模402亿元的58%。

这三个“2”说明什么?说明A股市场新股发行太多,说明融资市场的特征依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既然发了那么多新股,肯定是鱼龙混杂。微盘股为什么大跌?在笔者看来,成为微盘股的公司无外乎三种情形:一是混入股市多年,始终是毫无业绩支撑的边缘公司。如同达创业(现名退市同达),自1993年借壳新亚快餐上市以来,在笔者的印象中,每年盈利从来没有超过1000万元,市值没有超过30亿元(现为2.69亿元),这样的“僵尸”企业还有不少。二是靠业绩造假,一度市值很大,“爆雷”后连续几十个跌停的微盘股。如ST爱康,靠着盈利造假,把市值炒到逾200亿元,如今股价居然从逾40元跌至4毛多,实控人套现后早已人去楼空。三是创业板上市标准有定得过低之嫌,从而迎来了一批“迷你股”。创业板将上市门槛一度定为发行前净资产不少于2000万元,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发行后股本不少于3000万元。这些所谓“迷你股”,一度被炒得很高,而其上市的目的本来就是减持套现,庄家一旦炒不动了,股价就狂泻不止。

现在怎么办?做水产生意的都知道,死鱼烂虾绝不能冒充鲜货,否则连好鱼活虾都会死掉。股市同样如此,必须把一大堆垃圾公司及时清扫出去,否则会影响整个市场。

从这个意义上讲,微盘股大跌,正是管理层加强监管力度,以及理性的投资人及时规避风险带来的结果。

至于长长的IPO排队队伍不断被清退、被终止、被缩短,这是投资者的福音。笔者多次提及,一个市场达到5000家公司的规模,就应该实现进退平衡。至少到目前为止,已经基本做到了。今年以来,沪深两市已上市32家公司,此外,33家公司触及退市标准。

回到当今股市,A股一直在3000点附近徘徊。如何重塑投资者信心,让市场走向长远健康发展的轨道依旧任重道远。但话又说回来,在A股总体下跌5%,连茅台都跌了10%,市值老大已被中移动取代的今天,有800余只个股是上涨的。特别是一些硬科技股,如工业富联、中际旭创;以及新型电力股,如中国广核、中国核电等,正在创出新高或接近新高。

茅台作为A股市值第一股,已经过去,也早该过去了。

编辑|文宛 校检|袁钢 审核|苗曦

本文为|金融投资报jrtzb028(微信号)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联系金妹儿

转载须在正文开头显著位置

注明稿件来源及作者名,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51120180008


Copyright2023小老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