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多地6月已热炸,气象学家:现在只是开始,40℃将成新常态

zzcrcba86

时间 2024年6月18日 预览 7

转载:https://new.qq.com/rain/a/20240617A04W0Y00

2024-06-17 16:05·一起来唠科·发布于北京

核心要点:
  • 1

    全球变暖的一个体现就是热极的时间向两边拓展,开始得越来越早,结束得越来越晚,所以现在的春天和夏天来得越来越早。

  • 2

    40度以上的高温天气现在已经成为夏季的一种常态,我们确实要为这样的常态做好应对的准备。很多人可能觉得这样的生活会出现在全球变暖的未来,但事实是已经到来了。

  • 3

    从目前情况来看,2024年超越2023年成为史上最暖的一年的概率是非常高的,几乎成为定局。拉尼娜可能会起到一定的刹车作用,但无论如何,我们不能指望通过拉尼娜来止住全球变暖狂奔的步伐。

  • 4

    给普通人安全度夏的建议总结就是:第一,三十六策躲为上策,要躲开中午最热的那段时间,把你的户外活动安排在早晚;第二,注意物理防晒;第三,及时补充水分也非常重要。

近日,我国北方发布多轮高温预警,华北、黄淮、新疆等地出现大范围35℃以上的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气温达40℃以上,多地气象站日最高温打破历史极值。
今年的高温为何来得这么早又这样来势汹汹?今夏气温最热会到多少度?未来的天气注定是“只有更热、没有最热”吗?本期《一起来唠科》邀请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段玉龙,对话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气象学家魏科,谈谈今夏早早攀升的高温与躲不掉的气候危机。
1.?段玉龙:往年端午节前后气温通常有一个缓慢上升的阶段,但是今年是一下就飙升,生活在北京的体感已经有了三伏天的难熬。不止是北京,北方居民都在热议今年高温来得比较早,这是什么原因?
图源|中央气象台
魏科:这跟我们提到很多次的全球变暖密切相关。今年不光中国,全球各个地方的高温都来得比较早,我们知道北半球一般到了七八月,也就是中国的入伏之后,温度是最高的。像美国西南部亚利桑那州等地,比如我们经常在新闻里面看到的“死亡谷”,这些地方最近的温度逼近50度,比往年至少早了两个星期。6月7号,拉斯维加斯的高温已经达到48.3度。
中国也是这样。大家如果还有印象,去年中央气象台发布第一个高温橙色预警是在6月下旬,前年在6月17日左右,相比之下,今年6月8日即开始全国高温橙色预警。而高温橙色预警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级别,只有四个省出现37度以上的高温,才算达到标准。所以今年高温来得既猛又早。
全球变暖的一个体现就是热极的时间向两边拓展,开始得越来越早,结束得越来越晚,所以现在的春天和夏天来得越来越早,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在我看来,这是全球变暖的表现之一。我们从去年就开始说了,2023年是有历史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2024年可能比2023年还要严重,从目前几个月的情况来看,确实是这样的。
2.?段玉龙:世界气象组织在年初的时候就已经预报,今年可能会变得更热。您刚才也做了一个形容是热极的时间会往两边延展。但我现在更关心的是中间它凸起的高度是不是会变得越来越高,今年夏天会不会经历前所未有的高温?
魏科:现在才只是一个开始,我相信后面的高温可能会变得更加严重。从现在走向来看,目前1月份到5月份,每个月的温度都达到历史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顶点,我没有理由怀疑到6月、7月或者8月就它就自己降下来了。
从现在的走势来看,气温上涨还在继续。大环境已经这样了,当后期出现高温天气的时候,可能就水涨船高推高今年的气温极值,至于最高温度到多少我们还需要关注。
高温下市民“全副武装”出行,图源|视觉中国
3.?段玉龙:这两天有一个热搜,词条的名字叫“是时候准备好应对40度的世界了”。我们真的会迈入对40度习以为常的世界吗?
魏科:以前我们觉得气温上了38度就已经很热了,现在40度越来越频繁。其实当一个地方的温度超过40度后,气象部门会发布高温的红色预警。现在全国大概有30多个县市发布了高温红色预警,意味着这些地区今天的最高温度超过40度,这种新常态已经出现了。2021年北美最最热的时候,加拿大有一个地方的温度飙到49.6度,它的纬度要比我们中国最北边的漠河还要高。还有刚刚我提到了美国的死亡谷已经到了50度,拉斯维加斯已经到了48度。
再看国内,过去每年到了6月份的时候,华北地区,尤其是像河北和河南交界这一大片区域的最高温度会到44度左右。大家可能记忆还非常深刻,去年6月份北京大概有一半时间都是高温预警,其中还有连续三天的温度超过了40度。所以40度以上的高温天气现在已经成为夏季的一种常态,我们确实要为这样的一个世界做好应对的准备,很多人可能觉得这样的生活会出现在全球变暖的未来,但事实是已经到来了。
图源|视觉中国
4.?段玉龙:您有没有相关的数据预测,夏天气温达到40度的时间范围会有多大?会持续多久?
魏科:科学界已经有了很多相关工作成果发在了国际顶级刊物上。比如去年有一篇文章显示,如果对全球气候变暖不采取任何措施或者措施不够得力,按目前的态势发展到本世纪末,如上海、芝加哥这类城市每年高温超过预警值40度以上的,可能会达到30到40天。大家可能会觉得惊讶,但实际上现在已经在朝这个趋势发展了,2022年上海40度以上的高温的天数达到了7天,到本世纪末,它会增加四倍变成一个月以上,这是一个可以预见的未来。
如果大家不采取措施,这将会成为一种常态。相应的,我们的城市、社区、农村都要为这样的事件做好相应的准备。
5.?段玉龙:在我们讨论北方高温的同时,当下南方则是雨水不断,温度也没有北方这么高,这种天气的差异有什么科学解释?
魏科:这段时间确实是我们国家一年当中比较特殊的一段时间,大概从6月初到7月中这段时间,北方往往比南方热。这期间我国的主雨带还在南方,尤其是从华南到江南到长江流域这块区域,6月中到7月中正处在著名的梅雨季节。
降雨会影响温度的升高,所以相对来说南方比北方要凉爽一点。但是最近这些年,南方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尽管它的绝对温度比北方低,但是已经比自己前些年要高了不少。在南方生活的朋友们可能会明显感觉到,梅雨期间闷热比以前更严重,这种闷热也会让人非常难受。
北方的热很多人称之为烧烤,南方的热则属于蒸煮的状态。当梅雨期间降雨中断的时候会感到非常闷热,南方气温30多度已经非常难受,我关注到端午节期间在南京附近有一个女孩出去游玩,中暑导致死亡,而当天的温度才30多度。
6.?段玉龙:今年4月份开始,广东等地出现了强降雨,引发了一定程度的城市内涝,有人在小范围的洪灾中丧生,也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今年南方有可能会继续出现如此大的洪涝灾害吗?
魏科:从3月底到6月这段时间南方的雨非常多,有统计显示广州在这段时间绝大多数都是阴雨天气,晴天大概只有15天左右,过去两个月广西和广东一些地区已经造成洪涝了。现在更值得关注的是主雨带从华南移动到长江流域之后,梅雨期间会不会给长江流域带来更多的降雨,从而导致全流域性的洪涝灾害,这是每一年我们国家汛期防洪的重点工作。
历史统计资料上看,一般在厄尔尼诺发生之后的次年,长江流域洪涝偏多的概率会高一点,1931年、1954年、1998年、2010年这些洪涝年份前一年冬季都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从统计学上讲,今年夏季长江流域洪涝的概率会高一些,目前国家气候中心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也做了一些预测,长江流域今年降水可能会偏多,这也符合统计规律。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全球变暖让很多已知的规律没有那么准确,我们还要持续观察后期的天气情况,但从目前趋势来看不是那么乐观。
南方暴雨致村庄道路被淹,图源|视觉中国
7.?段玉龙:今年世界气象组织对外宣布厄尔尼诺现象已经出现了结束的迹象,我们如何去评价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和当下我们正在体验的中国的北方高温以及南方的洪涝灾害,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
魏科:厄尔尼诺事件一般持续9个月到12个月,在年底达到峰值,这在学术上叫厄尔尼诺位相锁定,也就是它会在每年的12月份到2月份期间达到最强,然后在春季之后逐渐衰退减弱。
我国的夏季处于厄尔尼诺的次年,按理说厄尔尼诺已经消退了,它的影响也随之消退。但问题是,厄尔尼诺的影响是全球范围的。例如22年厄尔尼诺发生之后,它对印度洋海温的影响会一直持续到夏季甚至秋季,而我国其实是处于印度洋影响的下游地区。因此,我们在厄尔尼诺次年所遭受的洪涝和干旱灾害主要是来自厄尔尼诺对印度洋的影响,从而受到波及。这不是厄尔尼诺直接影响,而是通过间接影响把一个冬季的厄尔尼诺事件,延长至一个可以跨春季到夏季甚至秋季的事件。
所以,虽然世界气象组织已经宣布厄尔尼诺在今年可能基本结束,但目前这段时间(尤其是今年夏季),我国受厄尔尼诺的间接影响北方出现高温、南方出现洪涝的概率是比较高的。
8.?段玉龙:整个全球温度的变化会不会因为厄尔尼诺的结束而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换句话说,到了明年夏天是不是就不会这么热了?
魏科:厄尔尼诺相当于给全球变暖加油门,而拉尼娜相当于踩刹车。当出现拉尼娜的时候,全球增暖会稍微减缓一些。从今年的情况来看,至少截至目前全球的温度都是处于史上最高的阶段,而拉尼娜要踩刹车也得到今年年底,到冬季才能显现出效果。
从目前情况来看,2024年超越2023年成为史上最暖的一年的概率是非常高的,几乎成为定局。拉尼娜可能会起到一定的刹车作用,这取决于发展起来的拉尼娜的强度大小。如果强度比较大,明年(2025年)全球平均气温肯定比今年稍微低一点。但无论如何,我们不能指望通过拉尼娜来止住全球变暖狂奔的步伐。
9.?段玉龙:这一轮烘烤式的天气给北方带来了干旱,目前情况如何?
魏科:北方这一轮的高温确实来势汹汹,除了前面提到的气候背景,也跟土壤的反馈作用关系。现在河南和山东很多地方的干旱发展已经比较严重了,而当土壤非常干燥的时候,会反馈给气候系统,彼此相互加强,最终让高温变得更加严重、让干旱更加严重。现在北方很多地方正在发生这样的过程,这就是近期高温值得关注的地方,因为是跟干旱耦合在一起的。
另外,很多地区已经收割完了小麦,第二季播种和苗的生长正处于比较关键的时期,如果干旱持续下去,势必会对农业产生很大的影响。
河南郑州市干裂的土地,图源|界面新闻
10.?段玉龙:刚才魏老师提到了印度洋,今年5月份印度出现了极端高温,据媒体报道高温致死达到85人。为什么在印度一场高温会夺去这么多人的性命?普通人如何安全健康地度过夏季?
魏科:这次印度高温出现过一个小小的乌龙,媒体报道印度的高温已经到了52.9度,当时震惊整个气象领域,因为52.9度是我们这个星球上今年最高温的记录。但后来有解释是传感器出现了问题,最终把温度修正到了49.9度。
今年印度的高温的死亡人数确实大幅度高于往年,您刚刚提到的数字目前已经刷新至200多人了。一方面是因为今年确实比较热,另外一方面也跟人类活动有关系。如果中午12点到下午3点有大量的户外活动,健康风险是非常高的。印度今年进入了大选周期,有关大选的各种社会活动都是集中在这个时间段,必然会导致健康问题。
这也给我们提了一个醒,高温天气的户外活动一定要避开中午最热的这段时间,另外出门时的遮阳也非常重要,有遮挡和没遮挡的情况下,人体对气温感知会差5到10度。在高温天气步行,我推荐大家用大帽子、遮阳伞或防晒衣遮挡,否则我们的人体会感觉特别烫和热。这时候如果身体的散热机能出现问题,身体里多余的热量无法散出去,就必然就是导致中暑。
所以,我给普通人安全度夏的建议总结就是:第一,三十六策躲为上策,要躲开中午最热的那段时间,把你的户外活动安排在早晚;第二,注意物理防晒;第三,及时补充水分也非常重要。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新闻《一起来唠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但欢迎转发至个人朋友圈。
Copyright2023小老板科技